虎丘探险 737 类别:绘景   发表时间:2022-09-27 08:34 已有 736 次阅读 指导老师:张凤琴   所属学校:郑州实验外国语中学

作文自动评测数据(本评价语料为自动评测,仅供老师写评语时参考!)

注意: 正文中红色的字:眉批。

红色下划线的字:好词靓语。

当前作文字数: 1340 段落数: 9 句数: 39

虎丘探险

作者:苏心悦

(1) 虎丘是吴中第一山,高不足50米,却独享“吴中第一名胜”的赞誉。每每登临山顶,环顾四下青竹翠柏,丛生密布的杂草荆棘,总是在想:那个传说中吴王藏剑冢究竟在哪里?什么时候可以探寻其中,看个明白呢?于是,这“丛林探险”的念头,一天比一天强烈。 眉批:开头语言简洁,符合开头宜简的基本要求。

(2) 去年暑假里的一天,连日的阴雨终于透晴,阳光刚好。我向爸爸提出我的“丛林探险”愿望,没想到爸爸爽快地答应了。说走就走,我们带上水壶、登山杖、防虫剂就向虎丘出发。

(3) 骑上电动车,环山勘察了两圈,我们选择在西侧花神庙后墙处上山,这里位于正门和北门中间位置,地图上的直线距离更接近“剑池”。登山经过一片茂密的茶园,茶树都比我长得高。林间穿行,若隐若现,仿佛神仙一般快活,枝叶挂刺在身上的痛痒,早被我抛在脑后

(4) 刚开始,还有一条小路,可越往山上,渐渐地就不见了踪迹。突兀横陈的,全是又粗又壮的松柏和杂乱无章的灌木。一直仰望参照巍峨的虎丘塔,也在不知不觉中藏匿了身形。我们抡起手杖,“扫荡”着脚下的杂草,“开辟”出新的山径,艰难地缓步穿行。 眉批:人物出场环境描述比较具体。

(5) 前面的草丛一阵晃动,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声。爸爸对我做了一个“嘘”的动作,我立刻心领神会。我俩屏气凝息,把登山杖横在身前,弓着腰,全神戒备。片刻间,一条草花蛇在叶丛中,显露出斑斓的身形,它似乎畏惧我们的“武器”,一扭身又快速地向远处“游”去。这条蛇比登山杖还要粗一些,我吓得尖叫起来,可胆大的爸爸,竟然呼啸着持杖追了过去……这山本是它的地盘,爸爸怎么追得上呢?!

(6) 历经了刚才的“打草惊蛇”,我的小心脏还没有平缓一下。远处的树梢上,“呼啦”一声,一只不知名的大鸟又飞了出来,吓得我差点跌坐在地上。爸爸在一旁打趣到:“连只野鸟也怕,还好意思说,自己要做探险家?”我听了很不服气,心里发起狠:遇事一定要镇定,不能让老爸瞧不起。

(7) 沿途全是各种从未见过的古怪花草,嶙峋陡峻的山石表面,时不时爬过几只多足小虫。弯弯曲曲的藤蔓悬在我们头顶,挂在树丫上,缠在峭壁上,盘在草丛上……突然,毫无声息的,一只黄绿相间的细长尾巴小怪兽,从我俩脚下穿过。连爸爸也猝不及防,哑然呆立。小家伙却毫不内向,只是转着滴溜溜的凸眼珠子,满不在乎的瞅着我们,用它细长的脚爪,快速地一抬一落,根本来不及仔细看清,便已消失在枝蔓覆盖的山石间隙中。不知不觉,太阳悄悄钻出云层,并发出灼热的光辉。我汗流浃背,身上莫名起了很多小红包,奇痒无比,只好用双手抓个不停。树上的鸣蝉,用单调的嘘声起着哄,我的心情和山林一样变得燥热,这时多么怀念出发前,空调房间里的冰镇西瓜啊

(8) 山势越发崎岖,荆棘更多更密。期间,其实我有几次特别想放弃,扭头下山回家,可一转念我“丛林探险家”的梦想,最终咬紧牙,拉扯着两旁的杂草树枝奋力向上,手背都被划出几道血口子,但我没有退缩,勇往直前终于登上山顶,极目远眺,一片片稻田水塘,一幢幢粉墙墨瓦,错落有致,如诗如画。

(9) “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你要做一个勇敢的开路者,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丛林探险之旅结束了,虽没能探寻到什么秘密宝藏,但爸爸对我说的话却让我久久回味。 眉批:本文情感表达比较丰富。

指导老师点评说明: 以下区域为指导老师点评区域,若您无法点评,请先核对此作文的指导老师名称与您的账户真实名称是否相同。

扫描二维码
手机看作文
版权说明: A类权限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并且此作品系首发于郑州教育信息网作文博览频道。我同意郑州教育信息网作文博览频道作为此作品版权的独占代理人。在撤销本委托之前,我不再将此作品投给其他媒体,有关此作品发表和转载等任何事宜,由郑州教育信息网作文博览频道全权负责。未经郑州教育信息网作文博览频道转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