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马伯庸先生《长安的荔枝》 47 类别:叙事   发表时间:2025-04-22 16:11 已有 81 次阅读 指导老师:毛超   所属学校:郑州实验外国语中学

作文自动评测数据(本评价语料为自动评测,仅供老师写评语时参考!)

注意: 正文中红色的字:眉批。

红色下划线的字:好词靓语。

当前作文字数: 1150 段落数: 7 句数: 32

读马伯庸先生《长安的荔枝》

作者:苏心悦

(1) 由于日常学习紧张,导致许久未能一口气读完一本书。因此当我在一个周末的午后,像吞食荔枝般酣畅读完《长安的荔枝》,齿颊留香的余韵久久萦绕岭南的嫣红仿佛透过纸页,在我的心中晕染蔓延眉批:千古文章意为高,你的开头已经含有题意了,高!

(2) 故事很简单,长安小吏李善德,接到了一项艰巨到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在贵妃诞日之前,从岭南运来新鲜的荔枝。李善德在驿站账簿里写下:“荔枝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长安5000余里。时间紧迫,山水迢迢且充满坎坷。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勇敢前行,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3) 李善德精于算计,却将才智化作坦荡。他真诚对待阿僮,得到荔枝保鲜的秘法;他邀林邑奴共饮,换来以死相报的忠义;他以善良打动商人,收获倾囊相助的谋略中考倒计时像岭南烈日炙烤着日历,同学中有人开始抄作业、藏手机,甚至索性躺平,对老师的谆谆教诲置若罔闻。而书中那个小吏告诉我:正直不是完美的铠甲,而是摔得满身泥泞时,紧握那份“想把新鲜荔枝送到长安”的初心。一个人在社会中,总会遭受着现实的各种痛苦与麻烦,有时自己茫然无措,那就不如继续保持善良,继续做自己,多帮人助人。予人善良的同时,也会成就自己。

(4) 书中运送荔枝的路线图,像极了我墙上的复习计划表。李善德在长江遭遇沉船,在秦岭遇见冰雹,正如我在数学卷上被函数绊倒,在物理题前被电路灼伤。但当他发现“分枝植瓮之法”时,枯黄的荔枝叶竟在冰鉴里舒展成春天。这让我耳畔回响:“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于是我将错题刻成竹简般的笔记,让每个红叉都变成驿道上的朱砂路标眉批:人物出场环境描述比较具体。

(5) 当我翻动初三书桌上堆积如山的资料和试卷时,总想起李善德在岭南瘴气中,测算荔枝保鲜时间的模样他把算筹插进潮湿的泥土,像在荒原上种下星光。我们何尝不是在稿纸上熟练各种公式与定理?某夜怎么也解不出的数学题,让我几欲撕碎试卷,却在恍惚间看见那个倔强的小吏——“那疲惫到极点的神情,反让他眉宇间挤出一丝坚毅。”他一遍遍地在困境和绝望中,靠自己的勇气和坚毅,硬是创出一条转运荔枝的可行之道。人生在世,没有什么成功是垂手可得的。只有拼尽全力,才能到达成功的终点。

(6) 四月,蔷薇花满架,榴花开欲燃。我在操场奔跑,忽然懂得书中“骑手换马不换人”的真谛:真正的冲刺,始于每一个早读的晨光,藏在每一道订正的纠错本中。我似乎远远望见李善德站在大明宫前微笑——原来我们早已在各自的长安赛道。

(7) 中考终会过去,就像荔枝使的官职终被历史湮没。但李善德留在秦岭驿所墙壁的墨痕,我写在课本扉页的“长风”,都将成为时光琥珀里的星光。当未来的某天回首,我们会发现:真正抵达长安的从来不是荔枝,而是那个在晨曦暮色中,策马疾驰的自己。 眉批:书面语积累不够

指导老师点评说明: 以下区域为指导老师点评区域,若您无法点评,请先核对此作文的指导老师名称与您的账户真实名称是否相同。

扫描二维码
手机看作文
版权说明: A类权限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并且此作品系首发于郑州教育信息网作文博览频道。我同意郑州教育信息网作文博览频道作为此作品版权的独占代理人。在撤销本委托之前,我不再将此作品投给其他媒体,有关此作品发表和转载等任何事宜,由郑州教育信息网作文博览频道全权负责。未经郑州教育信息网作文博览频道转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