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正文中红色的字:眉批。
红色下划线的字:好词靓语。
遇见苏轼 ——我想和苏轼聊聊天
作者:张子琳
(1) 遇见苏轼 眉批:首句就押题,很好。
(2) ——我想和苏轼聊聊天
(3) 三月的西湖,烟雨朦胧,漫步在苏堤上,想起修建这条堤坝的苏轼先生。突然,隐约可见一个人从远处雨雾中走来。
(4) 走近一看,是一位老爷爷,他身穿古装,手持竹杖,精神抖擞,笑容可掬。我惊讶地问:“老爷爷,您这是去哪演戏呀?”老爷爷笑了笑:“我是从宋朝来的!” 眉批:留心周围事物,内容描述有场景感。
(5) 宋朝?这是穿越了?我恍如隔世。
(6) “老爷爷,你是宋朝人,可认识苏轼?”,“呵呵,岂止认识,就是本人”老爷爷摸着胡子笑了笑。
(7) 天呀,我见到大名鼎鼎的苏轼,苏东坡啦!
(8) “东坡先生,我是你的粉丝呀!”
(9) 先生笑了笑,“我的粉丝真多,这段时间很多小朋友都穿越和我聊天,今天我们聊什么?是聊‘明月千里共婵娟’还是‘大江东去浪淘尽?’”
(10) 我被他的一番问话逗笑了,心想:同学们来的真早,该聊的话题,你们都聊完啦!
(11) “先生,能否聊一聊你的童年?”
(12) 苏轼沉思片刻,缓缓说来。
(13) “小时候,母亲教我学习《范滂传》,范滂是一个勇敢无畏的青年,为了正义,惨遭陷害。有一次我问母亲:我长大之后若能做范滂这样的人,你愿不愿意?” 眉批:标点疑似有误。
(14) “范滂最后被陷害至死,你母亲肯定不愿意。”
(15) “母亲是这样回答的: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16) “先生,你做到了,为国忠贞,为民清廉,为己节俭。”
(17) 苏轼望着湖面,久久不语。
(18) “先生,你小时候淘气吗?”
(19) 苏轼笑说:“每次放学回家,我常常爬到树上,看鸟巢里的幼鸟,观察它们的习性。”
(20) “你掏鸟窝吗?”我好奇地问。
(21) “母亲告诫,不能捕捉鸟雀,更不能去伤害它们。来我家做窝的鸟雀都不怕人,把窝做在低枝上,幼鸟就在人眼皮底下嗷嗷待哺。”
(22) “你仁民爱物之心是你母亲培养的呀!后来你成为了她的骄傲!”
(23) “是呀,母亲不仅明大义,有爱心,还要我们乐观向前。”
(24)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先生低吟着,消失在浓雾中。
(25) “先生,别走!你的东坡肉有秘方吗?”
(26) “小吃货”远处传来笑语声。
(27) 先生走了,凝望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28) 苏轼,与你意外相见,略知你童年的趣事。愿品读你照亮青史的文采,诗词路上再相遇。 眉批:结尾部分没押题。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