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正文中红色的字:眉批。
红色下划线的字:好词靓语。
咀嚼唐诗
作者:郭世彪
(1) 青砖黛瓦,白马新泥。饮一壶清浅的阳光,信手拈来一本唐诗,回顾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唐诗在这悠久的历史里,便是文坛里的一朵奇葩。 眉批:开头即点明中心,中间部分才好围绕中心展开。
(2) 唐诗一直记录着中国古代的文学辉煌成就,记录着百姓的忧愁与苦难,记录着诗人们的忧国思民,兴高采烈的心情,记录着一个个时代的变迁,记录着历史的旋律。
(3) 咀嚼唐诗,沧海桑田,春风吹过带来一阵阵桃花香,于是徜徉于桃花海中,吟道“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春天已去,夏季来临云“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秋高气爽,登高远眺,道一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又遇白雪争春曰“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咀嚼唐诗,让我感受到四季变换之美。
(4) 咀嚼唐诗,看战争之残酷荒凉,杜子美的诗句“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看李颀七言律诗“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咀嚼唐诗,看世态炎凉,让我感受到古人对战争之厌恶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眉批:人物出场的时间描述比较具体。
(5) 咀嚼唐诗,看清高素雅的生活:太白之诗吟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孟襄阳吟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诗佛高歌而曰“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咀嚼唐诗,品味淡雅的古人生活。
(6) 咀嚼唐诗,看古人知音难觅的郁闷心情:韩愈喊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诗仙李白以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以慰藉自己“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孟浩然对孟郊说“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咀嚼唐诗,了解诗人心结。
(7) 咀嚼唐诗之妙字:“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诗句中的“塞,生”二字可谓绝妙,从常人意想不到的角度把终南山的高大雄伟表现得淋漓尽致,咀嚼唐诗传神之字,体味诗人的悠闲的心情。
(8) 咀嚼唐诗之妙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句话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美丽画面:江潮连着大海,月共潮生,咀嚼唐诗千古名句,体味诗人细腻手法。
(9) 山水墨染,青日未干,咀嚼诗词,品味诗词之美,聆听古人从远处传来的诗歌声,真的很美,很好。 眉批:短句应该与长句合理搭配,有的句子过长,影响了意思的明确表达。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