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慈的作文
李念慈的主页 » 查看作文

  和者,生生不息也 886 类别:议论   发表时间:2019-08-04 19:26 已有 887 次阅读 指导老师:张倩   所属学校:郑州市二七区第74中学

作文自动评测数据(本评价语料为自动评测,仅供老师写评语时参考!)

注意: 正文中红色的字:眉批。

红色下划线的字:好词靓语。

当前作文字数: 1164 段落数: 5 句数: 25

和者,生生不息也

作者:李念慈

(1) 当我们的祖先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河畔顺流而下,几步间已然千年。一个“和”字贯上下五千年,江河湖海,日夜奔腾,五岳山川,绵延不绝。朝代更替,人类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眉批:开篇注意了押题定向,但是语句还算不上精彩。

(2) 古时秦国对六国不断进攻,赵国的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廉颇很不服气,但蔺相如认为应该把国家利益放在前面,维护国家的和平,廉颇听到以后十分感动,便背着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两人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外敌。正是两人的“和”,才使秦王忌惮,迟迟没有攻打赵国。家和万事兴,与人为善,和谐相处,方使得万事万物和,天下和。

(3) “和”,渊源有自,其来尚矣。“和”字最早出自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当时有多种写法,《说文解字》认为,甲骨文的“和”字意为“调和”。郭沫若对甲骨文的“和”字考察甚详。他认为,甲骨文和“和”字是指音乐之和,而现代的“和”字则演变成和谐文化之“和”。当今世界,以“和平发展”为主题。一战二战带令各国百姓民不聊生妻离子散,中国长达十几年的战争令无数人丧生,和平乃众生所望。我国更是坚持这个信念,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弘扬“和”的观念,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把和谐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青年。着重提升民生质量和科学创新发现,并与自然和谐相处,正是因为坚守了“和”的信念,新中国快速发展,逐渐走向了世界前列。

(4) 不仅是人与人之间需要“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也必不可少。随着世界各国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的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都给大自然和人们带来了不可估计的损失。例如欧洲国家进入非洲,美国进入中南美洲,日本进入东南亚,大量砍伐热带林,他们进口的热带木材增长了十几倍。与之对应的是森林资源衰竭,气候异常。再比如当前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鸟类和哺乳动物现在的灭绝速度可能是它们在未受干扰的自然界中的100倍至1000倍。对此全球各个国家都要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与人类的未来发展和生死存亡息息相关,愿意行动起来努力改善地球环境,才能减少伤害大自然带来的损失。注重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社会才能得到大自然的馈赠。 眉批:段内条理不够清晰。

(5) 正是因为有“和”,日月才能够撒播光明于世间,大地才“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人们才能够体会到丰收的喜悦;正因为有“和”,山水才能演绎“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传奇,才能呈现“山如眉黛凝,水若眼波横”的柔美,人们才能欣赏到山川河流的秀丽;正是因为有“和”,风雨雷电才能奏响雄伟的交响,春夏秋冬才能周而复始的循环,人们才能感受到充满色彩的世界。地球几亿年不断发展,万事万物皆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秉持着和谐的信念,生命与自然才能生生不息眉批:结尾不错,回扣开头。

指导老师点评说明: 以下区域为指导老师点评区域,若您无法点评,请先核对此作文的指导老师名称与您的账户真实名称是否相同。

扫描二维码
手机看作文
版权说明: A类权限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并且此作品系首发于郑州教育信息网作文博览频道。我同意郑州教育信息网作文博览频道作为此作品版权的独占代理人。在撤销本委托之前,我不再将此作品投给其他媒体,有关此作品发表和转载等任何事宜,由郑州教育信息网作文博览频道全权负责。未经郑州教育信息网作文博览频道转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