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的作文
朱可的主页 » 查看作文

  和而不流,薪火相传 502 类别:原创   发表时间:2019-07-13 22:14 已有 503 次阅读 指导老师:朱秋华   所属学校:郑州市第十一中学

作文自动评测数据(本评价语料为自动评测,仅供老师写评语时参考!)

注意: 正文中红色的字:眉批。

红色下划线的字:好词靓语。

当前作文字数: 894 段落数: 9 句数: 21

和而不流,薪火相传

作者:朱可

(1) 朱可 眉批:开门见山,眉目清楚,不错!

(2) 盘古开天,仓颉造字,中华民族历经千年屹立不倒,当无数曾经灿烂辉煌的文明一一湮灭之时,唯有中华文明以博大的胸襟,不变的坚持,亘古流传。

(3) 中庸有云:“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中华文明更是将“和而不流”字字落实,镌刻入基因血脉当中。也正是这四字真言,一次次拯救中华文明与水火之中。 眉批:留心周围事物,内容描述有场景感。

(4) 春秋战国之时,百家争鸣,无数先贤思想的碰撞,迸发出令人夺目的火光。儒家进取,道家无为,法家重法……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包容着不同的思想。从此,更奠定了中华文明的高度,yi留给了未来中国无限的可能与希望。

(5) 西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原,面对这一股外来宗教信仰,没有排斥与冷漠,中华文明以宽容欢迎着,并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华文明起到了深远持久的影响,形成儒释道三位一体;北魏孝文帝改革,没有掠夺与血腥,而是让鲜卑族与中华文明相融合,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近代列强侵略,面对屈辱与压迫,中华文明不断吸取着西方先进文化并在暴力面前保持着不屈的傲骨。

(6) 上下五千年的风霜不能让她腐蚀,浩劫与伤痛更能让她沉淀无穷的智慧。中华文明在面对世界时,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但却不随波逐流,而是求同存异、和而不流,保存着文化的独特性,薪火相传。 眉批:标点疑似有误。

(7) 中华文明不仅在文明浩荡之时吸收并取,更主动追求文化的融合。曾经丝绸之路,贯穿东西;玄奘西游,中印交流;郑和西下,连通海上于是,便有了中国瓷器畅销海外,有了佛家真经流入中原,有了皇皇大唐万国来朝……,有个神秘的东方流传海外。

(8) 文化融合,不是逝去而是新生,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心怀自信,只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会敞开胸怀接纳世界其他文化,也只有文化融合才能带来民族的进步,才能让文化更加厚重。

(9) 正是中华一直以来坚持“和而不流”,才让如今华夏大地上,五十六个民族其乐融融,无数方言依旧鲜亮,中西方交流随处可见。才让那中国汉字影响了世界,让那中国诗词传唱于海外,让那中国戏曲惊艳了世间!

(10) 美哉!我中华文明,和而不流;壮哉!我文明中国,薪火相传。 眉批:文中想象类语言积累与运用都不够。

指导老师点评说明: 以下区域为指导老师点评区域,若您无法点评,请先核对此作文的指导老师名称与您的账户真实名称是否相同。

扫描二维码
手机看作文
版权说明: A类权限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并且此作品系首发于郑州教育信息网作文博览频道。我同意郑州教育信息网作文博览频道作为此作品版权的独占代理人。在撤销本委托之前,我不再将此作品投给其他媒体,有关此作品发表和转载等任何事宜,由郑州教育信息网作文博览频道全权负责。未经郑州教育信息网作文博览频道转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