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忆英雄 934 类别:写人   发表时间:2021-07-15 11:26 已有 935 次阅读 指导老师:张丽萍   所属学校:新密市实验小学

作文自动评测数据(本评价语料为自动评测,仅供老师写评语时参考!)

注意: 正文中红色的字:眉批。

红色下划线的字:好词靓语。

当前作文字数: 1332 段落数: 7 句数: 41

稻花香里忆英雄

作者:郑御航

(1) 2021,两个百年任务达成一半。自建党至今整整一百年过去了。百年来,中国人一次又一次颠覆了世界对他的认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挑战了一次又一次的不可能。而在中华民族一张张代名牌的背后,是一腔腔鲜有人知的热血与努力,这是坚韧不拔的,誓死如归的勇气。一位位先烈用自己的生命谱写出雄鸡高唱的乐章!

(2) 然而,在这些人中最令我崇拜的还是袁老。5月22日,是有史以来我度过的最为悲痛的一个星期六。袁隆平爷爷于这天下午一时许撒手人寰,举国上下无不为之哀恸。当晚闻听了这个消息的我也哭的稀里哗啦,一想起他的音容,我就不能自已

(3) 袁爷爷是个对工作极度热忱的人,甚至为了杂交水稻而忘却一切。1970年的一天,袁爷爷的实验田邻近县城中发生了7。2级的大地震,当时只有40岁的袁老还在睡梦中就被震醒了,他急忙跑出房屋,可前脚刚踩出门槛,他就想起了屋内铁桶中的水稻苗,于是又奋不顾身冲入屋中。等他再次抱着水稻桶跑出来时,房屋仿佛掐着表似的轰地就倒下了。这一幕可真是惊心动魄呀!若脚下迟一步,后果就不堪设想。袁爷爷虽然暂时避过了一难,可随时可能发生的余震仍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大家劝袁老撤离此地,可他的倔脾气告诉他—不行,得留下来继续完成未完成的工作,于是他在临时搭起的塑料棚里愣守了三个月。要知道当年离杂交水稻的成功研发尚且还远着呢,袁爷爷如此的工作态度可见一斑! 眉批:请仔细审核年代的准确性。

(4) 袁爷爷很清楚他肩负的重任,他这一研究对世界的影响力。他曾有话:“我和’他’有很大的区别,我只有一个,而’他’却有千千万万。”这是一句很朴素而又很深刻的科学箴言。尽快攻克杂交稻这一世界难题,不仅需要我的力量,更要想到’他’的力量。在“野败”制种成功后,袁爷爷并没有想着独吞这份硕果,而是无偿分与了全国的各个协作单位,正是这一举动,使得杂交水稻的普及又加快了脚步。 眉批:人物出场的时间描述比较具体。

(5) 袁爷爷除了无私之外,还是个很有毅力的人。“方向没错,不怕到不了岸。”彼时,袁老这么说了也这么做了。从小年青干到“90”后,袁爷爷不是没有走过岔路,他曾想过杂交红薯这茬儿,可是因为方向错了,搞出的杂交稻草猛增了70%,稻谷却减产了15%。当时美国权威遗传学家甚至哈弗教科书都指出-水稻没有杂交优势。可袁老顶着舆论和反对的压力硬是在次年就研发出了真正的杂交水稻,亩产量一下子提高了30%,相较于常规水稻优势不言自喻。他是第一个打开杂交水稻大门的人啊!

(6) 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袁老不仅是位不折不扣的科研工作者,还是个平易近人的“宝藏爷爷”。直到83岁那年,他仍嗓门洪亮,神采矍铄。拥有惊人记忆力的他时常能回忆起几十年前的点点滴滴。时不时还飙两句英语,善拉小提琴、会打气排球,同时,游泳本领也极高。曾有人风趣的评价他:中国少了一个游泳健将,世界却多了一个杂交水稻之父。幽默诙谐如袁老,多才多艺如袁老,他简直就是我们的国宝呀眉批:语句简洁明快。

(7) 又是一年暑中,秋将至,丰收将至,可禾田里奔走的老人却再也回不来了……凉风习吹禾下梦,稻花香里忆英雄!袁老,一路好走!您的精神将与世长存,您的水稻栽培技术将带领人类摆脱饥饿,您的功勋必将载入史册!百年之际忆英雄,英雄不朽! 眉批:开头内容离题较远。

指导老师点评说明: 以下区域为指导老师点评区域,若您无法点评,请先核对此作文的指导老师名称与您的账户真实名称是否相同。

扫描二维码
手机看作文
版权说明: A类权限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并且此作品系首发于郑州教育信息网作文博览频道。我同意郑州教育信息网作文博览频道作为此作品版权的独占代理人。在撤销本委托之前,我不再将此作品投给其他媒体,有关此作品发表和转载等任何事宜,由郑州教育信息网作文博览频道全权负责。未经郑州教育信息网作文博览频道转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