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正文中红色的字:眉批。
红色下划线的字:好词靓语。
作者:苏心悦
(1) 青城山,自古就是修身养性的胜地,作为本土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位列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首,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眉批:开头简洁明了。
(2) 总听人说:青城山有前山、后山之分,前山道观密布,后山景色秀美,各有各的特色与风韵,可谓“前山青城,后山倾城”。我更钟意观览葱茏草木和流泉飞瀑的自然美景,于是这个暑假,青城后山成为我旅行的目的地之一。
(3) 进入山门,错落绵延着精心布置的民宿,和卖纪念品土特产的店铺,门前溪流中常见择地铺展的小方桌以及四边竹椅。我和爸爸来得太早,没有亲眼目睹四川人在溪水中围坐打麻将、摆龙门的闲逸巴适。
(4) 一个“幽”字,是青城山色的点睛之笔,与其说是单纯的视觉观感,不如说是一种沉浸式、全方位的感受:苍绿幽深的植被,渐近渐远的水声,蜿蜒参差的栈道,峰回路转的小亭……山中的所有,都恰如其分地,组成出这份微妙的意趣。 眉批:留心周围事物,内容描述有场景感。
(5) 拾级而上,身边的树木随着海拔的抬升也在变化着。水杉林过后是松柏林,还有茂密的篁竹,有些不知名的树种遮天蔽日,很是壮丽,真是想都摘下几片叶子,带回去让生物老师辨认后,仔细讲讲。半山腰有一层薄薄的云雾,缓缓地在山间飘散,宛如仙境一般。山间古道上相隔不远,树荫间便有小亭。记忆最深的便是途经的“雨亭”,相传客居成都草堂的杜甫,在一次游山时突遇降雨,便在山道边古楠下避雨,后来此处便修起供人休憩避雨的茅亭。亭联亦取自王维的诗句“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
(6) 阳光像极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偶尔露出打个照面。不知是蛙声还是蟋蟀声,与潺潺溪涧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被浸泡得竟有些圆润了。脚下的青苔,被朝露洗得干净。这里的花草,绿的青翠、黄的灿烂、粉的柔美、白的纯净、红的艳丽、紫的优雅……森林中不时传来几声鸟鸣,只闻其鸣不见其形,这更平添出青城山的清幽。
(7) 抵达山巅,位于望云岗前小坪上有一座白云古寨,是十多户山民自建的食宿客店,全为木结构古式建筑,瓦舍错落有致,楼阁吊脚悠然。倚坐凭栏远眺,黛青色的群山映入眼帘。“眉黛远山绿”,卓文君的远山眉大概就是如此,朦胧秀丽而又弯曲有致。我已然没有力气继续向上爬白云古寺,休息片刻索性乘坐白云索道下山。索道轿厢像珍珠般被串联起来,像是给群山系上了彩色的腰带。缆车运行速度缓慢,让人有充裕的时间和大自然好好相处。微风带来草木的阵阵清香,一切似乎都慢了下来。
(8) 下了缆车,爸爸校对方向,引领我沿着五龙沟下山。这段山路要比上山路险峻得多,风景也更胜一筹,需慢慢行走,也需驻足欣赏。走得太快,是一种对大自然馈赠的浪费。青城山的瀑布虽没有一泻千里的声威,但也流得畅快潇洒,融进绿潭飞溅朵朵浪花。小一些的涧流,则柔柔地泛着波光,许是仙女的银线,不慎遗落人间。接近潭面的水雾里,呈现出斑斓的“彩虹”,恐要织成罗绮,做仙女的衣裙。 眉批:语句简洁明快。
(9) 后山倾城,意犹未尽,我在心里与青城山水有一个再见的约定,也许是几年,也许是几十年…… 眉批:词不离句,句不离题,此处对明确题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热门作文
年级热门作文